股票代码 SH 600547 HK 1787

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 ——新城金矿无尾矿山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21.12.24

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无尾、无废排放,助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这是新城金矿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新城金矿秉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固废处理三位一体思路,以绿色矿山为导向,以“细粒级尾砂用于井下充填,粗粒级尾砂资源化综合利用”为目标,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于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全过程,全力建设“生态山金”,着力推动形成矿地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全面对标找差 全程创新变革

今年以来,新城金矿采取技术人员“走出去”,先进经验“引进来”的方式,多次组织充填车间技术人员到其他矿山学习考察先进经验,寻求技术突破,积极探索“细尾砂充填、粗尾砂综合利用实现尾矿零排放”的新路子,提高尾砂利用率。

在此基础上,新城金矿联合瑞林设计院、充填实验室在已完成膏体充填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适合于新城金矿二次旋流的细尾砂高浓度充填工艺,先后进行了细粒级尾砂粒级分析、不同胶凝材料充填体强度试验、胶凝材料优化改进等实践与探索。同时,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分析研究各种材料实验的可行性、经济性,并积极与中国矿业大学的教授团队合作,经过近千批次的试验与实践,经基本性质检测最终确定了新型胶固料—SD-1型胶凝材料,快速推动了新城金矿细粒级尾砂充填工艺技术的研究。

做生态矿山建设的领跑者

“拧紧螺丝用全力,振奋精神往前冲”。细尾砂充填的胶凝材料有了,但尾砂浓密又成为了新的难题。为寻找适合尾砂性质的浓密装备,新城金矿明确影响工作进度、降低工作效率的“中梗阻”问题,找准薄弱点、突破点,实现以点带面、以线到面的聚焦效应,通过开展半工业浓密试验,为后续无动力深锥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新城金矿以φ1.0米、高度10米的实验浓密机模拟高效浓密机,坚持“重症用猛药”的理念,不断开展拓展试验,进一步论证超细尾砂充填的可行性。同时,优化工艺流程,为后续新充填站建设提供强有力数据支撑,打通实现细尾砂充填的“最后一公里”。

自3月16日,新城金矿开始进行细尾砂充填,先后在井下各中段进行充填试验,完成多个采场的充填任务,累积消耗细尾砂2.5万吨,减少向尾矿库排放尾砂1.9万m³。从实验数据和井下现场来看,细尾砂配合新型胶凝材料可以制备高浓度的充填料浆,料浆处于饱和状态,基本不泌水,利用充填泵可实现稳定高浓度输送,且揭露充填体强度均匀、无分层。

算经济账,也算环保账

在各项基础数据完善的前提下,在各类半工业试验取得有效成绩后,新城金矿制定了“粗尾砂综合利用 细粒级尾砂充填”的无尾矿山建设目标,并建成了一套以高效浓密机为主体设备,设计生产能力500t/d的溢流尾砂充填站和生产能力1000t/d的尾矿压滤车间,粗尾砂压滤干排进行综合利用,溢流细粒级尾砂进入浓密机用于井下充填,将尾砂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极限,创造了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项创新技术历经一年时间的检验,消耗近10万m³的细粒级尾砂,论证了二次溢流细尾砂用于井下采场充填的技术可行性,同时能够减少尾砂向尾矿库排放,达到环保要求,使损失率、贫化率分别降低了0.5%、0.6%,预计每年可增加效益 2600 余万元,同时可节约排水费用51万元。通过二次溢流尾砂高浓度充填与综合利用系统,采用高效的充填法采矿,为井下采场提供安全回采的保障,预防地表构造物塌陷,大幅减少尾矿地表堆存,环境效益明显。

打造智慧精益无尾生态矿山

​现如今,新城金矿已掌握分级尾砂、细粒级尾砂两种充填工艺技术,建成1000t/d的压滤粗尾砂生产车间,可以实现粗尾砂综合利用、细粒级尾砂充填生产,充填效率和充填质量的提升,加快了生产循环节奏,降低了贫化率和损失率,为矿山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接下来,新城金矿将继续践行“平安山金、生态山金、活力山金、人文山金”的发展理念,坚守“聚砂成钢、绿色充填”的工作信念,以尾砂充填技术为核心,以尾矿综合利用技术为支撑,大力开展细粒级尾砂充填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完善尾砂充填工艺技术,解决矿山排尾难题,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最终实现矿山尾砂“零”排放,打造智慧化、精益化无尾生态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