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焦家金矿传来捷报——寺庄矿区-370南翼与后赵矿区探放水工程实现安全贯通,累计排放积水18万立方米。
后赵矿区作为焦家金矿2022年整合并购的民营矿山,其特殊历史背景给水害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该矿区始建于1998年,采用溜矿法开采,于2012年停产。十余年的开采活动形成了大量采空区,加之地下水发育和大气降水汇集,形成了复杂的水害隐患。
该矿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将水害防治列为头号工程。矿领导、分矿、职能处室及项目施工单位上下齐心,勠力攻坚,经过近两年的艰苦作战,实现水害治理新突破。
一是把脉问诊,多维度重塑施工图纸资料。该矿防治水技术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马不停蹄走访原技术负责人、施工队长、采矿技术员,反复回忆、核对、修改、完善图纸资料。历时三个月,重建真实矿区施工图纸,为后续工作奠定了数据基础。在竖井设备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创新采用铁绳索下放测水技术,结合重构图纸,成功绘制各中段平面图、纵投影图,精准预测井下存水量。
二是多措并举,全面布控安全防范措施。该矿抽调水文地质技术骨干,编制专项探防水设计和治理方案,布置22个探放水孔,创新采用“由上及下、先探后掘”的阶梯式作业法,逐级探放水。同时为避免大水喷泄对大巷、斜坡道造成危害,增加3米厚、1.5米高的防水墙,架设2000多米放水管道,为安全防水夯实根基。
三是靶向贯通,精准解决存水难题。为彻底消除水害,该矿精心设计与后赵矿区老工程贯通巷道,利用瞬变电磁仪,多次对贯通迎头老空区存水进行测定和解译,逐步摸清了老空区存水的确切位置。施工关键时刻,相关负责人协同分矿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连续紧靠现场,跟班作业,高效处理现场制约难题。在经过近6个月施工,克服了运输距离远,掘进毛石无处多存等重重困难后,6月1日4点班顺利贯通,至此,后赵矿区-370以上所存约18万存水彻底放净。
该矿防治水工程的成功贯通,是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重大突破,不仅彻底消除了老空区积水这一重大安全隐患,更为-400工程开拓和Ⅰ号风井安全扩刷扫清了关键障碍,加快推动了该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攻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