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金瑞鹏在高质量发展中绘就贸易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8.28在有色金属贸易的浪潮中,山金瑞鹏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从业务深耕到全球布局,从数智转型到党建引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如今的山金瑞鹏,不仅是精矿贸易领域的深耕者,更成为资源优化配置的践行者,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深耕主业强根基 全链条布局显成效
走进山金瑞鹏的业务中枢,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分析着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的风云变幻——从铜、铅、锌、金精矿到铝锭、铜锭、白银、铅锭,28个贸易品种的购销网络已遍布国内外。近年来,在集团的支持下稳步拓展业务边界,借助金属精矿贸易向成品端延伸,构建起“上游资源+中游贸易+下游冶炼”的全链条布局。
2025年,这份布局的能量持续释放:1-7月累计销售锌精矿18.97万金属吨;铅精矿5.64万金属吨;金精矿5.14吨……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捕捉。山金瑞鹏与兴业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获得其内蒙古境内在产矿山大部分销售权,新增客户146家,客户版图持续扩容。
在业务协同上,山金瑞鹏始终牢记“集团一盘棋”。通过掌握的矿产资源优先满足赤峰银铅公司需求,2024年供应矿粉达3万吨,占其产能的20%-30%,既保障了集团内部冶炼企业的原料需求,又实现了资源的高效流转。这种“内外联动”的模式,让贸易不再是简单的交易,而是成为集团产业链上的关键纽带。
创新驱动增活力 全球视野拓版图
“贸易的本质是资源优化配置,哪里有需求,哪里有产能,我们就把桥梁架到哪里。”山金瑞鹏的业务骨干说道。在铅锌焙砂业务领域,山金瑞鹏敏锐发现四川地区焙砂产能充足而冶炼企业配置不足的痛点,迅速搭建供需通道,既释放了四川的闲置产能,又解了冶炼企业的“燃眉之急”,仅锌精矿及焙砂业务,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
这种“精准匹配”的思维同样体现在盈利模式的升级上。通过与多家企业开展锌银理论加权结算,预计年增利润450万元;灵活调整进口锌精矿执行时机,巧妙对冲市场波动风险;将部分铅精矿运输由陆运转为海运至连云港,实现长单合同利润最大化……一系列“微创新”让盈利空间持续拓宽。
国际化步伐也在加速迈进。目前铅锌业务中,国外业务占比已达50%,蒙古、俄罗斯的合作稳步推进,同时正积极向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延伸,中亚市场的矿山客户占比不断提升。这种“立足国内、辐射全球”的布局,让企业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拥有了更多主动权。
数智转型提效能 管理升级强内核
“以前签合同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在CTRM系统上点一点,审批流程自动流转,效率提高太多了!”员工口中的变化,源于山金瑞鹏持续推进的数智化变革。目前,CTRM系统已实现合同、付款、发票等业务全流程线上审批,基础数据线上留存,存货管理水平大幅跃升,实现风险管控智能化。
不止于此,山金瑞鹏正积极推进RPA机器人试运行,计划与财务系统无缝集成,破解跨部门流程壁垒;借助集团BIP系统优化业财衔接程序,将客商、品种信息细化至具体结算人员,解决了长期以来“同一客商、多人结算”的数据核对难题。数智化的深入应用,让管理效能如虎添翼。内部挖潜同样成果显著:取得财政扶持资金2277.57万元;离岸业务印花税减免约115.44万元;精细化管理运输环节,同线路运费下降162万元……每一分效益的提升,都彰显着“向管理要效益”的扎实成效。
面对未来,山金瑞鹏早已锚定方向:持续向高利润精矿业务倾斜,加大海外尤其是中亚地区货源布局;探索多元融资体系,破解授信瓶颈;深化数智化转型,让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从国内市场的精耕细作到全球版图的稳步拓展,从传统贸易到数智化转型,山金瑞鹏以“锚定目标不动摇”的韧劲,在有色金属贸易的赛道上加速奔跑。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沿线业务的深入推进,山金瑞鹏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